前不久,桂林市陽朔縣福利鎮紀委在對全鎮農村集體“三資”開展監督檢查時,發現新寨村對外承包的50畝村集體土地雖然簽訂了土地流轉合同,卻長達18年未收到租金,折射出村“兩委”干部對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監管缺位、履職不力的問題。福利鎮紀委立即對該村“兩委”干部進行集體約談,并下發整改通知書,要求認真履行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監管職責,全額追繳拖欠的土地租賃資金。新寨村“兩委”立行立改,終于在一個月后全部追回拖欠的1.8萬元租金,并將租金繳納清單在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,接受廣大群眾監督。
針對非法侵占集體資產資源行為、長期低價承包行為、集體資產失管流失等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管理易發多發問題,桂林市紀委監委出臺《關于進一步做深做實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監督工作的實施方案》,明確履行主體責任、強化群眾監督、加強監督檢查、強化巡察監督、抓好案件查辦、深化以案促改等6方面12項具體措施,全力護好農村集體“三資”錢袋子。
全市17個縣(市、區)紀委監委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,深化“抓書記、書記抓”,將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監督與過渡期專項監督工作同部署、同推進、同落實。荔浦市紀委主要負責同志圍繞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、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等工作,約談農業農村、文廣體旅等行業主管部門“一把手”8人次,約談鄉鎮黨政“一把手”5人次,推動黨委(黨組)書記主體責任和職能部門監管責任同向發力、同題共答。
為提高監督精準度,桂林市紀委監委印發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監督工作清單,將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、村級黨組織各項制度建立運行情況、“四議兩公開”執行情況、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情況和村“兩委”干部作風等方面易出現的突出問題列入監督內容。 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“室組地局”聯動,組建77個監督檢查組,綜合運用“聽、看、訪、查”等方式,深入開展農村集體“三資”日常監督檢查,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12個,以有效監督保障和推進鄉村振興。
桂林市紀委監委統籌基層監督力量,一方面發揮清廉鄉村建設監督員的前哨監督作用,由鄉鎮紀委統籌指導,聯合村務監督委員會,對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監督開展跟蹤問效;另一方面,暢通信、訪、網、電“四位一體”舉報平臺,多渠道收集問題線索,自覺接受群眾監督。與此同時,創新推行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項目“四公開”制度,在各行政村設立公開欄,按照固定公開、定期公開、隨時公開要求,對村屯重要資金使用、重大項目開支情況進行公開,把資金“曬”出來,讓監督“活”起來。
動員千遍,不如問責一次。日前,靈川縣紀委監委接到群眾反映,潭下鎮莊屋村委原副主任陽某某,在未經村集體研究決定的情況下,私自將用于鋪設沿口村自來水管的2.0298萬元用于支付該村自來水管材料費及人工費,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。
今年以來,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管理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33件,批評教育和幫助處理42人。其中,鄉科級干部2人、村干部29人,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21人,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1人,以有力監督推動“三資”管理規范化。(桂林市紀委監委)